跳到主要內容區

慈濟科技大學

112-1前導創新教學:臨床情境處理

前導創新教學:臨床情境處理

主辦單位:護理系

主辦人員:田培英、王琬詳

活動日期:112-1學期

  自110年開始五專重症實習人數銳減一半,對於重症護理實習不在有相對應人數,畢業後到臨床急重症單位人數也銳減;特此邀請醫院重症護理同仁以情境討論及個案分析方式,引導學生案例討論並對重症護理產生興趣,於課堂結束後,一年級可在寒假與暑假期間參加重症單位工讀、二年級則連接寒假日間部二技「112臨床照護實習-重症護理學實習」,得以評估情境教學對臨床批判性與未參與課室學生的差異性。

  急重症案例的主題式教學、兩節課採分段式學習、重視學生以個案為導向、以人為本的精神,延伸出社會化互動環境的氣氛,讓學生討論個案延伸的倫理議題、連結急重症知識、尊重學生群組學習與討論的自主性學習、可以有自己的節奏學習、透過人形圖重新建構學習模式,讓學生透過團隊的合作與分享,達到自主的整合性學習。另外,全納式的對象就是愛上互動,讓學生得以抒發自己的學習意願,所有的講師群都能看到學生的成長並給予支持。

  教師來源組成是本課程的特色之一,業師都來自醫院急重症單位,包括護理部主管、護理長、副護理長、專科護理師等,成為首例的新鮮的教學團隊,卻是最成熟的醫療專業從業人員。以教師群體的方式在暑假共同研擬課程,上課前商討課程教學策略,並發展新入院或常見診斷的教學案例,讓授課成員為二技一年級與二年級生,可能或無急重症實習的五專經歷,每兩週採隨機分組相互學習的策略。另一方面,專任、兼任與業師之間在教學上,相互補位來降低情境授課的壓力,而人形圖在醫院使用廣泛形成專任教師與業師間互補性,是友誼與情感支援的團體,在創新的領域上共同前進。

  組成教學群組:推動跨越醫院單位限制的課程,共同備課程教材,設計可能符合學生的課程教材教法,落實差異化教學,並兼顧教材的層次與深度,讓創新教育優質化。進入教學時,授課教師要同步展開「行動的反思」,不斷檢核教學目標與教學方法是否符合慈濟人文的理念,準備參與寒假急重症實習的願景。每完成一個主題教學後,檢視學生書寫「愛上互動」的內容,對反思回顧帶領課程的教學過程與結果,檢核是否達到學習能力指標,從而經驗學習,紀錄並應用於日後的主題式教學。

  從急重症複雜且沉重的真實案例,要如何呈現教學樣貌?是傳統式教學、口訣式教學、影音輔助教學、遊戲式教學、臨床設備輔助教學等。六位業師最高年資27年與平均18年的單位主管,坦言這次的創新教學方式,是一種考驗,從不知道要如何備課、需要自我學習儲備知識容量、備課過程的反覆思考情境過程、篩選有意義的個案還是學生能有興趣的議題,目的是學生能了解其核心價值及意義,透過案例將知識分解、討論、小組報告的方式呈現,對於自己也是一種學習,如何規劃時間及引導,每一個環節都是學習與挑戰。

 

瀏覽數: